全國人大代表、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:完善自動駕駛係統立法 建設汽車出海數據庫
在全球汽車產業加速向智能化、低碳化轉型的浪潮中,中國汽車品牌如何搶占國際競爭高地?全國人大代表、董事長朱華榮建議:以立法完善和標準引領,夯實自動駕駛技術根基;以數據共享和資源整合,護航中國車企全球化進程;以科技創新和戰略定力,鍛造差異化競爭力。
推進自動駕駛
加快製定對應標準和法規
隨著智駕端到端與多模態大模型技術的持續進步,當前自動駕駛技術已具備堅實的技術儲備與商業化基礎——以低速無人物流車為例,預計2025年銷量將達3.4萬台,市場規模達160億元,呈現蓬勃發展態勢。
然而,技術突破的背後,法律滯後與標準缺失成為行業發展的瓶頸:現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尚未放開對自動駕駛的限製,且地方立法和管理未實現統一;自動駕駛係統準入沒有足夠技術標準做支撐,未發揮引領作用;無人物流車缺乏相應的標準和法規支撐。
對此,朱華榮建議:一是加快完善自動駕駛係統立法,結合自動駕駛汽車產業發展現狀,建立責任認定機製,對不同等級和形態的自動駕駛車輛明確責任劃分;二是加快完善具有引領作用的自動駕駛標準體係,包括具體產品標準、麵向研發設計和產品準入管理的測評方法等管理類標準;三是統一無人物流車相關技術標準和法規,對車輛的各環節進行規範,建立無人物流運輸車的準入機製,對申請上路的企業和產品明確準入準則,加強資質審核,並建立責任追溯製度。
“今年,長安汽車將不再開發非智能化新產品。”朱華榮介紹,對於自動駕駛等技術,長安汽車堅定看好。長安汽車堅持自研與合作並行,在自主研發智能駕駛技術的同時,也與業內領先供應商合作。長安汽車將堅定不移推動華為乾崑智駕、鴻蒙係統等技術應用在長安汽車旗下的阿維塔、深藍汽車上。
助力汽車出海
構建市場共性數據庫
“隨著競爭力不斷提升,中國汽車品牌正加速走向海外市場。”朱華榮表示,中國車企出海麵臨政策、文化、環境等複雜挑戰,“單打獨鬥”易導致資源重複投入,亟須構建協同生態。
朱華榮建議,推動構建海外汽車市場基礎共性數據庫,供企業快速調用,加快中國車企全球化進程。推進海外政策、法規、氣候、環境、路況、文化、習慣、風俗等基礎共性信息的收集與整理研究,構建統一的汽車共性數據庫平台。鼓勵企業、研究機構、政府部門等各方積極參與數據庫建設,實現信息共享和合作,提高信息利用效率。
依托共性數據庫,可以拓展深度谘詢服務,幫助車企規避風險。在朱華榮看來,全球化過程中,車企出海需要大量的海外谘詢服務,為車企提供更具體的布局建議。這些僅依托數據庫無法達成,需要深度的谘詢服務,“當某地區的政策法規、政經環境等發生變化、轉折或預期將變時,可以向中國車企集體示警”。
擁抱科技進步
建設世界一流科技公司
政府工作報告提出,綜合整治“內卷式”競爭。“‘內卷式’競爭的結果是傷害用戶。應聚焦科技進步與服務升級,用優秀的產品和服務創造價值。”朱華榮說。
談及未來,朱華榮將未來汽車定義為“可進化的智能汽車”。據了解,依托長安汽車5000餘名智能化專家人才及SDA平台技術,長安已布局人形機器人與飛行汽車領域。
在AI技術的應用方麵,不久前發布的長安啟源Q07已接入DeepSeek,未來AI技術不僅要應用到汽車產品上,還要應用到生產製造和管理上。以長安汽車數智工廠為例,該工廠通過5G、AI技術實現成本降低20%、效率提升20%。
“長安汽車堅定走向海外市場。”朱華榮介紹,公司成立了歐洲、東南亞等五大海外事業部,預計今年將在歐洲進行戰略發布,東南亞工廠已在今年投產,項目規劃年產能20萬輛,第一期產能為年產10萬輛。
從自動駕駛立法到全球化數據庫,從科技轉型到機器人賽道布局,朱華榮思考的重點在於,以技術創新和生態協同重塑中國汽車產業的全球競爭力。“未來的汽車產業是高科技產業,長安汽車要向世界一流科技公司邁進。”朱華榮說。
(文章來源:上海證券報)
评论留言